4月29日,由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局主办,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和光谷新能源网联车企联合会协办的2024“光谷造”系列活动——车规芯片供需对接专场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芯源半导体产业园成功举办。
来自东风汽车、岚图汽车、路特斯、智新科技、开特股份、菱电电控、理岩控制、杰开科技、元丰电控、极目智能、环宇智行等30余家整车企业、tier1企业和车规级芯片企业代表参加对接会。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师广有作《武汉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主题分享。他提到,协会作为我市汽车领域专业化社会团体,致力于促进我市汽车产业协同,积极参与和推动车谷光谷融合发展。他分析了武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数据和城市竞争力,介绍了光谷汽车产业基础和现状,并提出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校企合作、壮大优势领域、打造产业小集群等相关建议和思路。
武汉杰开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及相关系统的研发与设计,是国内最早的汽车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国内外车规级芯片注册专利持有量达150余件,专利申请覆盖车载芯片电路设计、车载电子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累计近百项奖项。公司副总经理王璐表示,公司汽车电子芯片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芯片已搭载到国内超95%以上的整车厂,“欢迎有兴趣的企业进一步深入交流”。
武汉理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电感式传感技术开发。目前已拥有6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纳米级试验台可实现传感器性能测试、各类感应芯片性能测试、模拟各种实车安装工况、研究传感器和感应芯片性能边界。主要产品有扭矩角度传感器、高速电机角度传感器等。公司大客户经理雷宇介绍,“公司自研电感式传感器完美克服了霍尔式传感器磁铁耐温低、EMC性能差和精度相对较低的三大缺点,能在汽车上多个部位应用例如主驱电机位置、电子水泵总成等。同时拥有从芯片设计、电路设计、PCB布线制作、传感器编程测试到EOL编程测试专业化的电感式传感器解决方案。”
武汉北极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研发中心坐落于武汉,专注于深度传感和微光成像技术芯片,主营产品为ToF SOC芯片及ToF模组、光子计数成像(PCI)芯片等。目前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累计融资额约1.5亿元。公司销售总监余呈毅介绍,“公司dToF产品-DTC525作为汽车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激光扫描的反射光线,测量物体形状及位置,让汽车具备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对自动驾驶领域有巨大帮助。”
在需方企业发言环节,整车企业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东风乘用车、岚图汽车、武汉路特斯等需方企业采购部门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新能源整车产品布局及车规级芯片供应链需求。同时,智新科技、开特股份、菱电电控、元丰电控、中电科创、烽火通信、极目智能、环宇智行、斑马智行等整车tier1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企业核心产品、供应链现状及车规级芯片采购需求。
在自由交流环节,供需方代表们听完介绍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寻找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的“一对一”交流,积极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开特股份未来事业部张海波说:“我们是一家从事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传感器的供应商,像武汉理岩的很多产品是可以运用到我们传感器里面,希望会后可以建立起合作。”
杰开科技副总经理王璐表示:“湖北开特的产品与我们公司很匹配度,希望会后能够进一步深入交流。”
此外,岚图汽车采购部智驾业务高级经理王传玥、智新科技股电控专业总师吉国煌、中电科创副总经理李冬青等10余家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杰开科技、理岩控制等车规级芯片企业产品有浓厚兴趣和合作意愿,期待后续有进一步的合作交流。
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围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充换电、新能源环卫车推广、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助企出海等领域,依托各区累计举办供需对接系列活动30余场,参与本地产业链企业超过300家,促成供需双方企业达成后续合作数十起,为武汉市汽车产业搭建起开放、共享、高效、精准的产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促进企业间横向交流,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协同,提升本地化配套率,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助力我市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自成立以来,以“政府小助手,企业小帮手”为宗旨,先后走访调研500余家本地产业链企业和科研机构,全面摸底我市汽车产业链现状和需求,编制武汉市汽车产业图谱,建立武汉市汽车企业数据库,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和依据。截止目前,协会已建立起楚天汽车产业智库、标准化工工作委员会、电池储能分会、绿色出行分会等分支机构,携手我市产业链龙头企业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信息参考:湖北日报 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