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主管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公开征求意见,作为行业首个针对在用新能源汽车的年检标准,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符合标准的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每6个月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6年之内新车免予上线检测),超过6年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每6个月检验1次。
GA 801-2019《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规定,对需要在申请注册登记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应核对其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和检验结果处置要求,其提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外观检查,如充电接口表面不应有明显变形、REESS外壳不应有裂纹、外伤或电解液泄漏等情形、高压警告标记等。
GB/T《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是 GB 38900 的补充标准,首次从定量技术检验角度提出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气安全的检验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25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7.8%。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同比增长41.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6.6%。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的电池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一方面是形态和结构出现了不少创新,比如CTP无模组电池的出现,再到后来CTC、CTB概念的出现,实现了电池整包的能量密度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电池着火危险且不易控制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加上此前的行业发展乱象,有关部门针对新能源车增加电池测试实际上是有必要的。
所以关于电动汽车年检,近期已经有相关文件在推进了。此前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牵头起草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
年检加入电池测试既能消除一些老旧车型的电池安全隐患,也能让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势在必行的政策。